妊娠合并心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妊娠期间心脏功能异常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孕妇及胎儿生命危险。这种疾病的核心是心房间隔的完整性受损,导致左右心房之间血液分流异常。
主要症状
- 心悸:由于心脏血液分流异常,可引起心跳不规则,导致心慌不安。
- 呼吸困难:心脏功能下降会压迫肺部,表现为气促、胸闷或夜间难以平卧。
- 疲劳:全身氧气供应不足,使人感到虚弱无力。
- 晕厥:心脏问题可能引发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短暂意识丧失。
- 心力衰竭:心脏长期受损后可能出现水肿、腹水等症状。
诊断方法
- 超声心动图:通过无创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 心电图:检测心脏电活动,可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 临床表现:结合心悸、气促、水肿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针对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可使用药物控制症状。
- 孕期监护: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分娩方式: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提前分娩或选择剖宫产,以降低风险。
- 手术干预:通常建议在妊娠前或分娩后进行心脏手术修复。
风险与危害
- 孕妇风险: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甚至危及生命。
- 胎儿风险: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缺氧甚至胎死宫内。
总结与建议
妊娠合并心房间隔缺损需要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定期产检,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期管理和分娩计划,以降低风险并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