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心脏淀粉样变(CA)是由于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型)等异常前体蛋白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纤维沉积在心肌间质中,导致心脏机械性损伤和功能障碍。老年人中常见类型包括:
- 原发性:多与浆细胞异常增殖相关,产生过多轻链(如λ型)。
- 继发性:常由慢性炎症或感染引发,如类风湿关节炎。
- 老年性:与年龄相关,淀粉样蛋白前体可能在心外组织生成后沉积于心。
- 血透相关性:长期透析患者因β2微球蛋白蓄积导致。
2. 临床表现
老年人心脏淀粉样变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表现包括:
- 心血管症状:
- 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张、水肿)、左心衰竭(呼吸困难)。
- 心律失常:房颤、传导阻滞,甚至猝死。
- 低血压:收缩压降低、直立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晕厥)。
- 全身症状:
- 巨舌征:舌头增大、言语不清。
- 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活动障碍。
- 皮肤损害:紫癜、丘疹,多见于皱褶部位。
3.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肥厚、心室射血分数降低。
- 心脏磁共振:T1值升高、心肌应变异常。
- 实验室检查:
- 活检:心外组织(如脂肪、骨髓)或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金标准。
- 血液检测:血清游离轻链、免疫固定电泳筛查单克隆蛋白。
- 核素扫描:99mTc-PYP显像可辅助诊断ATTR型。
4. 治疗与管理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改善水肿和呼吸困难。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控制房颤。
- 新型疗法:氯苯唑酸(ATTR型)可降低死亡率。
- 手术治疗:
- 心脏移植:终末期患者可考虑,但需严格评估。
- 日常管理:
- 限盐限水:减轻心脏负担。
- 定期监测:跟踪心脏功能和疾病进展。
5. 预后
未经治疗的老年心脏淀粉样变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约3.5年。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可改善生存质量。
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低血压或全身性症状(如巨舌、水肿),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心脏淀粉样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