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假膜性肠炎的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快速缓解,具体方案如下:
一、首要措施:停用相关抗生素
立即停用可能诱发疾病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部分患儿停药后48小时内症状即可改善。
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
- 口服万古霉素:按40mg/kg分3次服用,疗程7-10天,起效快且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清除率高。
- 甲硝唑: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可与万古霉素联用增强疗效。
- 复发处理:若症状反复,需延长抗生素疗程至14天。
三、支持治疗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循环稳定。
- 营养支持:严重腹泻时给予易消化饮食(如米粥、低脂食物),必要时采用静脉营养。
四、辅助疗法
- 益生菌调节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可抑制病原菌生长,加速肠道微生态恢复。
- 考来烯胺吸附毒素:与抗生素间隔3小时服用,促进毒素排出。
五、特殊情况处理
若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外科手术干预。
注意事项
- 禁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可能加重毒素滞留,导致病情恶化。
- 密切监测:观察患儿体温、腹泻频率及精神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上述多环节协同干预,可快速控制感染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