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假膜性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具体后果如下:
1. 主要并发症
- 中毒性巨结肠: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肠道内菌群失调,导致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肠道黏膜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严重时,肠道壁张力减退,无法正常蠕动,大量气体和内容物聚集,使结肠迅速扩张。这种状态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 低蛋白血症:由于肠道功能受损,蛋白质吸收障碍,可导致低蛋白血症。患者可能出现面部和双足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皮肤可能出现特异性皮损,如红斑和暗紫色斑。低蛋白血症会显著降低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2. 严重症状
- 腹泻与脱水: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每天数十次,甚至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严重者可能出现脓血便,伴有腥臭味。
- 毒血症与休克: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可能引发毒血症和休克。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心动过速、精神萎靡、谵妄、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发展为不可逆性休克。
3. 肠道功能长期受损
即使病情得到控制,肠道菌群的失调也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病原体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能长期存在于肠道内,难以被免疫系统完全清除,从而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
4. 预防与治疗建议
- 预防措施:
- 避免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后及时补充益生菌。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保护肠道黏膜。
- 治疗建议:
- 停用可疑抗生素,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 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以帮助肠道恢复正常功能。
- 对症治疗,如使用止泻药或解痉药缓解腹泻和腹痛。
-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补液、营养支持,甚至手术干预。
5. 总结
小儿假膜性肠炎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毒性巨结肠、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毒血症、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家长需高度重视,尽早带孩子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避免滥用抗生素,同时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