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尔病(Whipple disease,WD)是一种由惠普尔养障体(Tropheryma whipplei,TW)引起的罕见全身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流行病学
- 年龄:可见于所有年龄段,但以 30 - 50 岁发病者居多。
- 性别: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4 - 8):1。
- 种族:好发于白种人,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
- 职业:农民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农村社区的废水中存在较多病菌有关。
- 病因:主要病因是惠普尔养障体感染。该病菌是革兰阳性杆菌,需氧菌,是生长最慢的人类病原菌之一。它缺乏必要的生物合成途径,生长增殖所需要的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必须由宿主提供,是一种共生菌。
- 症状
- 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常出现在晚期,主要有腹泻(脂肪泻)、腹痛、消瘦、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腹水、水肿等。肠道脂肪代谢障碍是诊断惠普尔病累及胃肠道的最常见临床表现,还可引起急性胃肠炎。
- 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痛和关节炎症状常在腹泻之前出现,可累及所有关节,通常只累及单个大关节,具有游走性,脊椎炎较少发生,常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症状,少数病例可出现肌肉萎缩。
-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最严重的症状,常见症状有认知改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痴呆),精神症状(抑郁、人格改变),下丘脑累及(失眠、嗜睡、多尿、烦渴、食欲旺盛、性腺机能减退、醒睡周期改变),以及轻偏瘫、癫痫、核上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Wernicke's 脑病、肌阵挛等。眼肌运动异常,周期性眼 - 咀嚼肌或眼 - 面 - 骸骨肌节律收缩,很少发生,但被认为是 WD 的特征性表现。
- 循环系统:可引起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情进展缓慢,在诊断心内膜炎以前常会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心包炎、心肌炎也能发生。
- 呼吸系统:患者会出现包括肺炎、慢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胸膜黏连、肺活量减少等症状。
- 眼部:眼部症状较少见,葡萄膜炎最常见,也可出现角膜炎、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眼眶炎等。
- 其他:附睾炎、睾丸炎及肾脏受累等,偶尔也会发生。还可能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下结节等皮肤症状,以及淋巴结肉芽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
- 检查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及 C 反应蛋白(C 反应蛋白通常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沉加快)、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胡萝卜素、铁含量通常降低)、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测定(结果为阴性有助于诊断)、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常轻度升高)、便常规(便中常出现脂肪,便潜血试验阳性)。
- 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十二指肠活检标本的 PAS 染色曾是首选诊断方法,其他感染部位的标本也可呈阳性,但 PAS 染色是非特异性的。
- 分子生物学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目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出现阳性结果时需用基因测序加以确认,尿液 PCR 检查可降低漏诊率。
- 诊断:消化道镜检及组织学检查是诊断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各个系统的原发性疾病。
- 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抗生素,如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 2 周,后改用甲氧苄氨嘧啶 - 磺胺甲基异恶唑;或联合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G 和链霉素,后改用甲氧苄氨嘧啶 - 磺胺甲基异恶唑。对于难治性患者可加 γ - 干扰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 预后:大多数感染惠普尔养障体的人要么无症状携带,要么自限性感染,随后产生保护性体液和细胞免疫,预后佳。若患者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可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且高达 30% - 40% 的患者可能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