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 消化系统问题:如胆汁分泌减少(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淤积性肝炎等)、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全切等)或肠道疾病(乳糜泻、克罗恩病等)。
- 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肾上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免疫性疾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其他因素:肠道感染、过敏(如对麦类麸质过敏)等。
2. 主要症状
- 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油脂状、恶臭,量多)、腹胀。
- 营养缺乏:体重减轻、消瘦、发育落后,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膜干燥,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维生素K缺乏引发出血倾向。
3.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粪脂定量测定、苏丹Ⅲ染色镜检、血清胡萝卜素测定等。
- 功能测试:如N-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基甲酸(BT-PABA)试验评估胰外分泌功能。
4. 治疗与管理
- 饮食调整:采用高蛋白、低脂肪饮食,补充中链甘油三酯(易吸收的脂肪)。
- 药物辅助:胰酶制剂(如复方胰酶散)帮助分解脂肪,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 维生素补充:针对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补充维生素A、D、E、K。
- 病因治疗:如控制肠道炎症、纠正肝胆疾病等,部分患儿需长期管理。
5. 预后
多数患儿通过合理治疗可改善症状,但病因复杂或病情严重者可能需终身管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若孩子出现持续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