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 病因:与职业或环境暴露相关,常见抗原包括嗜热放线菌(如农民肺)、真菌孢子(如蘑菇工人肺)、动物排泄物(如饲鸽者肺)及化学物质(如甲苯二异氰化物)。
- 症状:
- 急性期:接触抗原后4-8小时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严重者可伴发绀。
- 慢性期:进行性活动后气促、乏力、体重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
- 病理表现:早期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后期形成肉芽肿,晚期出现纤维化。
治疗与预防:
- 首要措施:立即脱离过敏原环境,避免再次暴露。
- 药物治疗: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缓解症状;慢性病例需长期低剂量激素控制进展。
- 预后:及时干预可逆转肺损伤,但延误治疗或持续暴露可能导致不可逆纤维化。
该病需与病毒性肺炎、尘肺等鉴别,通过病史、影像学(如弥漫性间质浸润)及血清学检测(如沉淀抗体)可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