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劳动社会保障部,其名称的变更主要发生在以下两个关键时间节点:
-
2008年机构改革
2008年3月3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组建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简称人社部),原劳动局和人事局合并入新部门,负责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工作。这一改革旨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统一干部与工人的社会保障管理。
-
2018年职能调整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职能,将原人社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划归新组建的 退役军人事务部 ,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划归 国家医疗保障局 。地方机构同步调整,人事局与劳动局职责完全转移至人社部。
补充说明
-
地方机构改革时间存在差异,例如天津市人事局约在2010年改名,河南省南阳市于2018年3月完成合并。
-
原劳动局保留部分职能(如劳动就业指导)并更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合并后的人社部形成职能区分。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文件及地方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