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止规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规范,具体标准如下:
一、基本原理
通止规通过通端和止端与被测螺纹的配合情况判断尺寸是否合格:
-
通规 :按被测孔的 较大实体尺寸 (小径)制造,允许通过全部螺纹长度;
-
止规 :按被测孔的 较小实体尺寸 (大径)制造,需止住或接近止端螺纹。
二、主要标准规范
-
公差带控制
根据国家标准(如GB/T 6093-2002、ISO 1502等):
-
内螺纹止规:不允许进入2牙,螺纹小于3牙时判定为不合格;
-
外螺纹止规:不允许进入2牙,螺纹小于3牙时判定为不合格。
-
-
止规旋入深度
-
通规需通过全部螺纹长度;
-
止规旋入长度需在 2个螺距内 止住,强行通过则判定为不合格。
-
-
螺纹形状要求
止规与被测螺纹对正后,需保证牙型、牙距、牙深等参数符合标准,避免因螺纹缺陷导致通规无法止住。
三、辅助检验要求
-
外观检查 :通止规应无损坏、变形或划伤,刻度清晰可见;
-
尺寸测量 :需使用卡尺、显微镜等设备校准通止规的直径、长度、螺距等参数;
-
功能验证 :通过目测、量具测量或影像测量确认操作灵活性和测量准确性。
四、应用注意事项
-
检测前需清理被测螺纹油污,确保对正精度;
-
高精度检测建议使用专用检测设备(如光学测微仪)辅助判断。
通过以上标准综合判断,可确保螺纹尺寸精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