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即用户所指的“螺菌病”)感染若不治疗,可能引发以下多系统健康风险:
一、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胃炎
长期感染会导致胃黏膜持续炎症,引发上腹部疼痛、反酸、饱胀感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黏膜保护层,增加胃酸对胃壁的侵蚀,形成溃疡,表现为周期性腹痛,严重时可并发胃出血或穿孔。 - 消化不良
感染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功能,导致腹胀、恶心、食欲减退等持续性症状。
二、恶性病变风险
- 胃癌
长期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诱因,尤其是伴随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时,胃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刺激淋巴组织异常增生,可能诱发此类罕见但预后较差的肿瘤。
三、其他健康问题
- 传染性风险
未治疗者可通过共用餐具、亲密接触等途径传播病菌。 - 口臭
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会导致持续性口臭。 - 营养吸收障碍
胃黏膜损伤影响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吸收,可能引发贫血或免疫力下降。
四、特殊群体风险
孕妇感染可能加重妊娠期呕吐,儿童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建议:确诊后需及时采用四联疗法(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规范治疗,根除率可达90%以上。同时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等预防措施,降低复发和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