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动脉干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以下是具体介绍:
- 定义与发病机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干间隔发育出现障碍,未能将原始动脉干分隔成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留下一条从心底部发出、骑跨在室间隔上的共同动脉干。常伴有室间隔缺损及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使得心脏左、右心室都向同一根动脉干射血。
- 临床表现
- 发绀:出生后即出现,是由于体循环静脉血和肺循环静脉血在动脉干内混合,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常见于口唇、指(趾)、甲床等部位。
- 呼吸急促:呈浅而速的呼吸,甚至在喂养时可能发生窒息。这是因为肺血流量增多或减少,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呼吸功能。
- 生长迟缓:因喂养困难,婴儿期患儿常出现发育差、体重不增加的情况,除心力衰竭体征外,这也是重要特征之一。
- 反复呼吸道感染:由于肺部血液循环异常,肺组织容易发生充血、水肿,导致抵抗力下降,易出现咳嗽咳痰、发烧、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 诊断方法
- 超声心动图:可确定诊断,显示扩张的巨大动脉干骑跨于室间隔上,仅有一组动脉干瓣膜,还能发现共干瓣膜的异常情况,评估瓣膜关闭不全程度、血流类型和跨室间隔压力阶差,以及观察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开口部位以及主动脉弓有无缩窄或中断等。
-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血管造影检查(CTA):可显示永存动脉干的解剖特征和类型,以及主动脉弓有无缩窄或中断等其他合并的心血管畸形。
- 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右心导管检查表现为左、右心室压力相同,肺动脉压力和总动脉干压力一般也相同。右心室血氧含量明显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肺动脉的起源、主动脉弓中断、缩窄及其类型,还可显示有无瓣膜关闭不全、单心室、右位主动脉弓等复杂畸形。
- 治疗与预后: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目的是修复心脏畸形、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一般建议出生后 2 至 6 周手术,最晚不超过 1 岁。总体预后较差,肺血管阻力越高、共干瓣瓣膜存在反流、并发畸形和肺动脉管道的置换率较高,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