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与特点
变异型心绞痛属于自发性心绞痛,发作与活动无关,多发生于休息时(尤其是半夜或凌晨),疼痛较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从几十秒到30分钟不等)。发作时可能伴随血压升高或心律失常,但无典型心绞痛的诱因(如劳累)。 -
病因与危险因素
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超过50%~75%)、主动脉瓣病变、肥厚型心肌病等。吸烟、寒冷刺激、情绪紧张等也可能诱发痉挛。 -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数分钟至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 心电图特征:发作时ST段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耸;缓解后ST段回落,可能遗留T波倒置。
-
治疗与预防
- 药物:首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和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缓解痉挛;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痉挛,慎用。
- 非药物:戒烟、控制血压/血脂、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
-
并发症
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甚至猝死。
提示:老年人若反复出现夜间胸痛,尤其伴随心电图ST段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变异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