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定义与发病机制:折返激动发生在窦房结内及其毗邻的心房组织之间,当窦房结有病变时,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受阻于窦房结边缘某部,而经另一部分缓慢传导,便可引起窦房结内折返,从而导致阵发性折返性窦房结心动过速。
- 病因: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常因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诱发,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
- 临床表现:
- 症状:心动过速发作呈阵发性,即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为几秒到几小时。发作时心率为 100-200 次 / 分钟,多数为 100-130 次 / 分钟。患者多数伴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昏,仅少数可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 体征:发作时可闻及心率加快,心律整齐或轻度不齐。
- 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其特点包括 P 波形态和窦性 P 波相同或相似,P-R 间期通常大于 0.12s、小于 0.20s,心动过速终止前 P-P 间期可突然延长,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等。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捕捉短暂发作的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可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机制。
- 治疗:
- 针对原发病治疗: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去除诱发因素,如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 药物治疗: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药物治疗,如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等,可减慢心室率或终止心动过速发作。腺苷也可用于终止发作。
- 射频消融治疗:对于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射频消融治疗,通过破坏窦房结内的折返环路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尤其是合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低血压、晕厥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