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月
关于误工费的最长赔偿期限,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一般情况(不超过24个月)
-
基本原则
误工费赔偿期限以受害人实际误工时间为准,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
计算标准
-
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
无固定收入的按近3年平均收入或相近行业平均工资计算。
-
二、特殊情况(超过24个月的情形)
-
因伤致残持续误工
若受害人因伤致残且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
- 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但延长部分不得超过12个月。
三、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
-
《民法典》规定 :误工费属于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最长赔偿24个月。
-
《工伤保险条例》补充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最长12个月,特殊情形可延长12个月。
-
实际操作 :赔偿期限需结合医疗机构证明、伤残鉴定结果及收入状况综合确定。
四、计算示例
若某人因伤误工7个月,且无固定收入,近3年平均收入为1.2万元/月,则误工费为: $$1.2 , \text{万元/月} \times 7 , \text{月} = 8.4 , \text{万元}$$
若后续经鉴定为伤残且需长期康复,则需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总赔偿期限可能超过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