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物吸入是一种因胃内容物或其他物质误入气道引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化学性肺炎或机械性阻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以下是其关键信息梳理:
一、病因与高危人群
-
常见诱因
多发生于进食、饮水、呕吐、洗胃操作不当或全麻等情况下,胃内容物反流至气道。
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癌症、尿毒症)、气管插管/切开术后患者、昏迷或意识障碍者(如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 -
危险因素
吞咽功能障碍、神志不清(癫痫发作、麻醉后)、醉酒、药物影响等会抑制咳嗽反射,增加误吸风险。
二、典型症状
-
急性期表现
- 突发呛咳、喘息、呼吸困难,伴发绀(嘴唇或指甲发紫);
- 痰液可能带有臭味,严重者出现胸痛(胃酸刺激黏膜)或窒息。
-
并发症表现
- 吸入性肺炎:发热、脓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
- 化学性肺损伤:胃酸导致急性肺水肿。
三、危害与风险
- 机械性窒息
大量呕吐物阻塞气道可致缺氧性昏迷,甚至死亡。 - 感染风险
误吸物中细菌(如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易引发混合性肺炎。
四、治疗原则
-
紧急处理
- 体位调整:立即采取头低侧卧位,促进呕吐物排出;
- 气道清理:通过抽吸或支气管镜清除异物。
-
呼吸支持
- 氧疗或机械通气(如PEEP、CPAP),纠正低氧血症;
- 分侧肺通气用于单侧严重误吸。
-
抗感染与监护
-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必要时使用Swan-Ganz导管评估血流动力学。
五、预防措施
- 意识障碍者保持侧卧位,避免仰卧;
- 鼻胃管患者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反流风险。
总结:呕吐物吸入属于急症,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窒息或严重肺部感染。高危人群应加强护理,出现症状后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