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病因
- 定义:肺泡微结石症(PAM)是一种以肺泡内弥漫性微小结石沉积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和基因突变相关,尤其是SLC34A2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遗传因素:约30%-50%的患者有家族史,近亲结婚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病理特征
- 肺部变化:肺组织变硬,呈砂粒感,镜下可见直径0.02-3mm的同心圆状分层微结石,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盐。
- 无炎症反应:早期通常无炎症或纤维化,晚期可能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
- 症状隐匿:超过50%的患者早期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
- 常见症状:气促、咳嗽、胸痛、发热、咳痰和乏力,部分患者可咳出鱼子状微结石。
- 晚期并发症:呼吸衰竭、肺心病,甚至死亡。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显示双肺弥漫性细砂样钙化影,以中下肺野为主,呈“沙尘暴”样改变。
- 实验室检查: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可能发现微结石。
- 基因检测:SLC34A2基因突变检测可辅助诊断。
治疗与预防
-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肺移植是晚期患者的唯一选择。
- 预防:避免吸烟、粉尘和烟雾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和监测。
预后
- 病程进展:多数患者在30-40岁后发病,10-20年后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肺泡微结石症是一种遗传性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