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不明: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病因,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或先天性钙磷代谢异常有关。部分研究提示SLC34A2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磷酸盐转运异常,形成微结石。
- 遗传因素:约43.7%-70.8%的病例有家族史,部分患者为近亲结婚后代,提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
2. 临床表现
- 早期无症状: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 进展期症状:
- 呼吸困难、发绀、活动后气短;
- 咳嗽、少量黏液痰,偶有咯血;
- 晚期可能出现杵状指、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
- X线:两肺弥漫分布的细砂样微结石阴影,中下肺野及胸膜下更明显;
- CT:可清晰显示微结石钙化影及胸膜钙化,高分辨CT可见叶间隔增厚。
- 实验室检查: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能检出微结石。
- 肺功能检查:早期正常,后期出现换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晚期发展为呼吸衰竭。
4. 治疗与预后
- 无特效治疗:以保护措施为主,如减少运动量、预防呼吸道感染。
- 肺移植:晚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术,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 预后:多数患者数年后可能出现肺心病、呼吸衰竭,需长期氧疗延缓病情进展。
5. 预防建议
- 避免粉尘、烟雾吸入及吸烟;
- 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缺氧时给予家庭氧疗。
肺泡微结石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需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目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