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指儿童体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130毫摩尔每升)。钠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神经肌肉功能等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小儿低钠血症的详细介绍:
1. 定义
小儿低钠血症是指儿童体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疾病在新生儿、早产儿及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因其肾脏和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尚未成熟,更容易出现钠的丢失或吸收不良。
2. 病因
小儿低钠血症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钠摄入不足:
- 长期低盐饮食或禁食。
- 孕期母亲摄入钠盐不足或使用利尿剂,影响胎儿钠水平。
钠丢失过多:
- 胃肠道丢失:如呕吐、腹泻等导致钠随体液丢失。
- 肾脏丢失:如急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
- 皮肤丢失:大量出汗或烧伤。
- 内分泌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等。
水摄入过多:
-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静脉输注不含钠的液体,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3. 症状
小儿低钠血症的症状轻重程度取决于血钠水平下降的幅度及速度:
- 轻度:乏力、恶心、呕吐、嗜睡、精神萎靡。
- 重度:
- 神经系统症状:抽搐、昏迷、惊厥,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 脱水症状: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降低。
4. 治疗
小儿低钠血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措施:
病因治疗:
-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呕吐、腹泻,纠正内分泌紊乱等。
补钠治疗:
- 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按体重60-90毫升/公斤计算,补液3天左右。
- 重度脱水: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按体重12毫升/公斤计算,以快速提升血钠浓度至安全范围(120毫摩尔/升)。之后根据病情调整补液方案。
其他措施:
- 加强营养,避免长期无盐饮食。
- 婴幼儿奶粉喂养时注意浓度,不宜过稀。
- 严重脑水肿时,可使用甘露醇减轻症状。
5. 预防
- 合理饮食:避免长期低盐饮食,尤其是婴幼儿期。
- 注意水分摄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 定期监测:对高危人群(如早产儿、新生儿)进行定期检查。
6. 温馨提示
小儿低钠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脑水肿、抽搐甚至死亡。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如有异常,应尽快就医。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清钠浓度及生命体征,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