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遗传机制
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IL-2受体γ链(γc)基因突变引起,导致T细胞和NK细胞发育障碍,而B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该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2. 临床表现
- 反复严重感染:多在出生6个月内发病,表现为口腔念珠菌病、持续性腹泻、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败血症等。接种卡介苗可能引发致命性感染。
- 皮肤与黏膜异常:脂溢性皮炎、红斑、慢性溃疡等。
- 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极度消瘦,部分伴贫血或黄疸。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基因检测(IL2RG基因突变)和免疫功能评估(T细胞/NK细胞缺乏)确诊。
- 治疗:
- 造血干细胞移植:首选根治方法,需在严重感染前进行以提高成功率。
- 免疫球蛋白替代:补充抗体以增强免疫力。
- 抗感染管理:针对具体病原体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4. 预后与预防
若未及时治疗,患儿多在2岁内因严重感染死亡。建议家族携带致病基因者进行产前诊断,避免近亲婚配。
该病需早期识别并干预,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