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口服药物突破:2024年国内已上市利司扑兰口服制剂,通过调节SMN2基因表达改善症状,避免鞘内注射痛苦,且已纳入医保。临床数据显示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 传统药物辅助:三磷酸腺苷二钠片、肌苷片等可对症治疗肌无力,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营养神经。
-
前沿疗法
- 脊髓电刺激: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通过植入电极刺激感觉神经根,可激活"沉默"运动神经元,临床试验中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提升20米,肌肉力量和行走能力显著改善。该技术具有无创、可逆优势,可能成为未来突破方向。
-
综合支持治疗
- 呼吸管理:使用无创通气设备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肺功能监测。
- 营养支持:经皮胃造瘘术解决喂养困难,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 康复训练:专业理疗(超短波、水疗)结合运动康复,延缓关节挛缩。
-
多学科协作
徐州市儿童医院等机构已建立SMA多学科诊疗团队,整合神经内科、康复科、呼吸科等资源,提供从药物到康复的全程序贯治疗。
特别提示:2025年2月最新发布的脊髓电刺激疗法显示最快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但该技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建议优先选择已纳入医保的利司扑兰口服治疗,同时关注神经刺激疗法的临床试验进展。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病情评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