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因如下:
- 病原体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又称蜱传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该病毒可在蜱体内繁殖,当人类被携带病毒的蜱叮咬后,病毒经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而感染。少数情况下,饮用含病毒的羊奶可经消化系统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经口吸入或通过黏膜感染。
- 传播媒介:蜱是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蜱吸吮被病毒感染的啮齿动物血液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从而具备传播能力。当带毒蜱叮咬人类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人。
- 宿主因素:人类普遍易感森林脑炎病毒,但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尤其是在森林地区从事林业、勘探、采药等职业的人群,以及居住在森林中的人群,他们与蜱和病毒的接触机会较多,感染风险较高。
森林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淋巴结、肝、脾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进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