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综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国家层面标准
-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
规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小时排放均值分别为30、100、300mg/m³。
-
该标准为行业设定了基础排放限值,但部分指标已无法满足最新环保要求。
-
-
其他相关标准
-
DB11/502-2008 :北京市地方标准,实施于2008年,早于国家标准,已废止。
-
河南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2年发布,拟增加氨等指标,严于国家标准。
-
二、地方严于国家标准的情况
-
深圳市标准
- 2017年出台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规范》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小时均值降至10、30、80mg/m³,被称“全球最严”。
-
江苏省标准
- 2023年公开征求意见,增加氨等污染物控制指标,收严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排放限值,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焚烧标准”。
-
浙江省标准
- 2025年发布的《实施方案》指出,现行国标中氮氧化物限值较严,建议结合技术提升进一步优化。
-
广东省标准
- 正制定中,参考欧盟标准,烟尘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氮氧化物与欧盟标准相当。
-
河北省标准
- 2021年发布,增加氨、收严颗粒物等污染物限值,细化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2025年1月1日正式执行。
三、关键影响因素
-
氧含量换算 :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均以11%O₂为基准换算,需通过烟气氧含量调整实际排放值。
-
技术升级 :鼓励采用高温热解气化等技术降低污染物含量。
四、未来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提升,地方标准正加速修订,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规范,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