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检测指标是评估水质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关键参数,主要分为常规指标、重金属指标、放射性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类别。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常规指标(核心检测项目)
-
pH值
表示水的酸碱度,范围通常为5.0-8.5,中性范围为7.0。
-
溶解性总固体(TDS)
包含钙、镁、钾、钠等矿物质及无机盐,反映水的硬度及纯净度。
-
氨氮(NH₃-N)
指水中氨的浓度,过高可能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或污染。
-
硝酸盐(NO₃-N)
与氮污染相关,过量可能致癌,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总硬度
由钙、镁离子决定,影响水垢形成,通常以碳酸钙计。
-
浊度(NTU)
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影响透明度。
-
电导率
体现水中离子浓度,与溶解性固体相关。
二、重金属与类金属指标
包括铅、镉、汞、铬(六价)、镍、钡等,极低浓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放射性指标
如镭-226、铀-238、铯-137等,需确保其含量低于国家放射性标准以保障安全。
四、微生物指标
-
细菌总数
反映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通常以CFU/mL计。
-
病原体检测
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需检测是否超标。
五、其他关键指标
-
溶解氧(DO) :维持水生生物生存,需大于5mg/L。
-
氧化还原电位(ORP) :评估水体自净能力。
-
高锰酸盐指数 :反映水体氧化还原状态,常用O₂计。
六、水质分类标准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24),水质分为五类:
-
Ⅰ类 :适用于各类用水(生活、工业、农业)。
-
Ⅱ类 :常规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
Ⅲ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及工农业用水。
-
Ⅳ类 :允许有限度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
-
Ⅴ类 :水质较差,需经深度处理后才能使用。
七、检测方法与建议
-
常规指标 可通过pH计、TDS仪等快速检测。
-
重金属/放射性 需专业设备分析。
-
微生物指标 需培养检测。
-
建议定期检测并根据当地标准判断是否达标,污染严重时需及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