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病因
肝性脊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肝脏相关因素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性脊髓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肝脏功能受损后,其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体内毒素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使得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进而损害神经系统。
门脉高压
这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肝脏内毒素和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脊髓功能。
肝脏代谢异常
肝脏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肝脏功能障碍时,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代谢会出现紊乱,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血液分流因素
存在丰富的门体血液分流(包括手术分流或广泛的侧支循环)。当门腔或脾静脉吻合术或自然门体侧支循环形成后,来自肠道的许多有毒物质,如氨、硫醇、短链脂肪酸、氨基丁酸等代谢产物不能经过肝脏转化、清除,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脊髓慢性中毒而变性。
血氨因素
长期的高血氨是重要因素,因长期高血氨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氧的利用,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和功能减退。
其他可能因素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
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比例失常、比值下降,可能引起脊髓病变。
自身免疫损伤
病毒(如肝炎病毒)可能激活神经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自身免疫损伤,损害施万细胞,导致神经髓鞘脱失。
维生素B族缺乏
这会影响神经能量供应,并使神经髓鞘蛋白产生障碍。
尿素和胍氨酸代谢异常
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与尿素和胍氨酸代谢异常有关。
恶性贫血
本病亦见于肝硬化胃切除病人,恶性贫血可能使脊髓病变进一步加重和促进肝性脊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