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蚊虫活跃原因
- 气候适宜:清明前后气温多在20-30℃,湿度达65%以上,为蚊虫繁殖提供温床。
- 积水增多:春雨频繁导致户外积水(如墓园、花盆托盘等),成为蚊虫产卵的温床。
二、防护措施
-
户外活动防护
- 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 避开清晨和傍晚蚊虫活跃时段;
- 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每2-4小时补涂。
-
环境治理
- 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托盘、废旧轮胎等积水;
- 墓园周边可投放食蚊鱼或使用生物灭蚊剂。
-
叮咬后处理
- 避免抓挠,用冷敷或止痒药膏缓解;
- 若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三、特殊提醒
白纹伊蚊(花蚊子)已提前出现,其可传播登革热等疾病,需重点防范。建议采用“清积水+穿长袖+喷驱蚊剂”综合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