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以下为综合信息整理:
一、疾病定义与病因
C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由β-半乳糖苷酶缺乏引起,导致单唾液酸四己糖酰神经节苷脂(CM1)在神经组织等部位异常沉积。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缺失或显著降低。
二、临床分型与症状
-
婴儿型(Ⅰ型)
- 典型表现:外貌异常(前额突出、鼻梁扁平、眼距增宽、齿龈肥厚)、智力低下、癫痫发作、骨骼异常(类似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 预后极差,多数患儿2岁前死亡。
-
少年型(Ⅱ型)
- 症状包括运动不协调、语言障碍、腱反射亢进、反复呼吸道感染。
- 多在3-5岁夭折。
-
成人型(Ⅲ型)
- 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小脑功能失调、视力下降及轻度脊柱改变。
- 生存期相对较长,可达40-50岁。
三、发病机制
β-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CM1神经节苷脂无法正常降解,沉积于脑灰质、肝脏等组织,同时干扰酸性黏多糖代谢,引发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骨骼畸形。
四、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基因检测、酶活性测定及临床表现,部分病例需通过组织活检确认。
- 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支持为主,如抗癫痫药物控制抽搐、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
五、流行病学
多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不同分型发病年龄及病程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