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肺栓塞等急性因素引发)的药物治疗需针对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及病因治疗,常用药物如下:
一、核心治疗药物
- 抗凝药物
- 用于预防或治疗肺栓塞引发的急性肺动脉高压,如华法林钠、低分子肝素等,需监测凝血功能。
- 溶栓药物(如存在大面积肺栓塞)
- 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快速溶解血栓,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
二、改善心肺功能的辅助药物
- 利尿剂
- 呋塞米、氢氯噻嗪:快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及右心衰竭症状。
- 血管扩张剂
- 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扩张肺动脉,降低右心后负荷,改善循环。
- 正性肌力药物
- 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者,但需警惕洋地黄中毒风险。
三、对症支持药物
- 支气管扩张剂
-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及缺氧。
- 祛痰药
- 盐酸氨溴索: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抗感染药物
- 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如合并呼吸道感染,需针对性控制感染。
四、注意事项
- 急性期需优先处理原发病(如肺栓塞),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利尿导致低钾血症。
-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尤其是抗凝药及洋地黄类药物。
注: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建议立即就医,在重症监护下进行综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