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猝死若不及时治疗,后果极其严重且进展迅速,主要包括以下危害:
-
不可逆脑损伤与神经功能损害
心脏骤停后5-10分钟内脑部完全缺氧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幸存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植物状态。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还可能引发癫痫、意识障碍等后遗症。 -
多器官功能衰竭
全身血液循环中断会导致:- 肾脏: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 肝脏:代谢功能障碍,毒素蓄积
- 肺: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
-
致命性循环系统崩溃
未治疗者会快速出现:- 血压骤降,重要器官灌注不足
- 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
- 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达80%以上
-
继发性并发症风险
- 肋骨骨折(尤其骨质疏松老年人胸外按压时)
- 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或肺栓塞
- 室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
-
极高死亡率
未经心肺复苏的院外猝死存活率不足10%,即使复苏成功,24小时内再发心脏骤停风险仍达30%。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预后更差。
时间窗关键性:黄金抢救时间为骤停后4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治疗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后续需维持生命支持并处理原发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