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伤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局部症状
- 红肿与疼痛:伤口周围组织受到毒液刺激,会出现红肿和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剧烈的,且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 皮肤温度升高:由于皮肤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性改变,血管扩张,伤口周围的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并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
- 出血与瘀斑:被咬伤后,局部毛细血管可能破裂,导致出血,并可能伴有少量瘀斑。但一般出血并不严重,一段时间后可自行停止。
- 痒感与过敏:部分患者可能对蜈蚣毒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敏感体质的患者可能反应更为强烈。
- 淋巴管炎与淋巴结肿大:在某些情况下,蜈蚣咬伤可能导致淋巴管炎,表现为伤口周围的淋巴管红肿、疼痛,并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
- 发热与寒战:若蜈蚣毒液进入身体,产生全身炎性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这是身体对毒液的一种免疫反应。
- 头痛、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可能在蜈蚣咬伤后出现,表明毒液可能对身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 畏寒、心率和呼吸不规则: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毒液对身体产生了更严重的影响。
- 组织坏死: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淋巴炎和组织坏死等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昏迷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其他症状
- 过敏性休克:少数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急剧下降、意识障碍、休克等。
- 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蛋白尿等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 急性心肌梗死: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等。
如果您在清明踏青途中被蜈蚣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以减少毒液的吸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或消炎药膏进行缓解。如果症状较重或出现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