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 本质:属于PTH抵抗性疾病,甲状旁腺本身功能正常或增生,但靶器官(如骨、肾)无法正常响应PTH信号。
- 遗传机制:多为X连锁显性遗传,与GNAS基因突变或甲基化异常相关,导致PTH受体功能缺陷。
2.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低钙血症:手足抽搐、肌痉挛、惊厥,严重时出现精神症状(如易激动、幻觉)。
- 骨骼畸形:身材矮胖、圆脸、拇指短、指趾短宽、外生骨疣、颅骨增厚等,部分患儿出现纤维性骨炎。
- 其他异常:智力低下、白内障、异位钙化(如基底节钙化)等。
3. 诊断
- 实验室检查: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血PTH浓度正常或偏高。
- 特殊试验:
- Ellsworth-Howard试验:注射外源性PTH后,若尿磷排出增加但血钙不升,提示受体后缺陷(Ⅱ型);若无反应则为受体缺陷(Ⅰ型)。
-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GNAS基因突变可明确分型。
4. 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
- 纠正低钙血症:口服或静脉补钙,联合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
- 饮食管理:高钙低磷饮食,限制乳制品、蛋黄等高磷食物。
- 其他:禁用外源性PTH,Ⅱ型患者可能需更积极治疗。
- 预后: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低钙血症,但骨骼畸形和智力障碍不可逆,需长期随访。
5. 预防
- 遗传咨询:婚前及产前检查(如羊水穿刺)可降低患病风险。
若患儿出现低钙抽搐、发育迟缓或骨骼异常,建议尽早就医并进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