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性乳溢(如妊娠期、哺乳期或口服避孕药引起的双侧多孔溢液)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随着激素水平变化会自行缓解。
-
病理性乳溢需及时就医并治疗,常见原因包括:
- 乳腺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可能伴随血性或脓性溢液,需通过乳管镜、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 内分泌疾病:如垂体瘤(泌乳素瘤)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需药物(如溴隐亭)或手术治疗。
- 其他严重疾病:如乳腺癌可能表现为单侧血性溢液,需尽早排查。
-
就医指征: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
- 非哺乳期单侧或双侧溢液,尤其是血性、咖啡色或脓性溢液;
- 伴随闭经、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
- 溢液持续存在或量逐渐增多。
注意:即使少量溢液也可能提示早期病变(如导管内乳头状瘤),需通过专业检查(如乳管镜、内分泌检测)排除恶性可能。日常建议定期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