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臂丛神经炎是一种以肩胛带肌疼痛、无力和萎缩为特征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特点如下:
一、疾病定义
- 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属于病因未明的非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或变态反应有关。
- 发病急骤,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存在自愈倾向。
二、典型症状
- 疼痛:首发症状多为单侧(偶见双侧)颈部、肩胛或上肢剧烈疼痛,可放射至手臂,锁骨上下窝或腋窝压痛明显。
- 运动障碍:上肢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抬肩、举臂困难,严重时导致上肢暂时性瘫痪。
- 感觉异常:肩部、上臂外侧或前臂桡侧皮肤出现麻木、刺痛或烧灼感。
- 肌肉萎缩:发病数周后可能出现肩胛带肌为主的萎缩。
三、诊断与检查
- 临床诊断:依据突发疼痛史、无外伤特征及典型症状(如肩胛带肌萎缩)。
- 辅助检查:肌电图显示臂丛神经上/中干的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减慢,MRI用于排除颈椎病等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常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 物理治疗:包括针灸、理疗及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 预后: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恢复良好,但完全康复可能需1-3年,少数遗留轻度功能障碍。
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常于受凉、感冒或术后诱发,需与颈椎病、外伤性臂丛损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