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凯里被称为“黔东南”的原因主要与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行政区划命名依据
-
所属行政区域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其名称直接来源于所在省份的地理划分。该名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命名方式一致,均以“省+地区”形式构成。
-
少数民族自治属性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中包含“苗族侗族”以体现民族特色。
二、地理与文化特征补充
-
地理位置
凯里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苗岭山脉西北麓,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
文化象征
黔东南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等称号,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认定的生态文化保护圈。
三、名称演变说明
- 历史沿革 :凯里原称“凯黎”“凯离”,是苗族语言对居住区“黎姓木佬人”的音译,元朝时期开始使用。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凯里市,沿用“凯里”名称。
凯里被称为“黔东南”是因其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的行政属性,同时该名称也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