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规范用药后多数患者可实现根治。具体用药选择如下:
一、按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
-
细菌性心内膜炎
- 草绿色链球菌:首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庆大霉素。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敏感菌株选用头孢类(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耐甲氧西林菌株需用万古霉素。
- 肠球菌:常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和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
- 革兰阴性杆菌:可选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或美罗培南。
-
真菌性心内膜炎
- 首选两性霉素B,重症需联合手术清除感染灶,术后继续使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
二、关键治疗原则
-
足疗程用药
- 细菌性感染需持续4-6周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疗程更长达数月至半年。
- 中途不可自行停药,需通过血培养和影像学评估疗效。
-
精准用药依据
- 初始经验性用药后,需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方案。
- 复杂病例需联合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或抗凝药(如华法林)控制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
- 青霉素过敏者需换用万古霉素或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可能引起耳肾毒性,需监测听力及肾功能。
- 根治核心在于早期诊断、规范用药和定期随访,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心脏瓣膜永久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