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马铃薯中毒是由马铃薯发芽或变绿后产生的龙葵素(又称龙葵碱)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其核心特征如下:
病因与机制
- 毒素来源:马铃薯正常状态下仅含微量龙葵素,但发芽、青紫皮肉或未成熟时含量显著升高,芽眼周围及表皮变绿部位尤甚。
- 毒性作用:龙葵素对胃肠黏膜和神经系统具有强刺激性,摄入过量可引发多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0.5~2小时内出现,具体表现包括:
- 局部刺激症状:咽喉及口腔刺痒、灼热感,舌头发麻。
-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乏力、视物模糊,重症者出现抽搐、谵妄(意识混乱、幻觉)、昏迷。
- 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严重时因呼吸中枢麻痹致死。
诊断依据
- 病史:明确的发芽马铃薯食用史。
- 症状与检测:符合上述典型症状,且呕吐物或胃内容物中检出龙葵素即可确诊。
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无特效解毒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催吐、洗胃、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重症需呼吸支持。
- 预后:轻症者1~2小时可自愈;重症若未及时救治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在1~3周恢复。
预防措施
- 储存条件:避光、阴凉保存,防止发芽或表皮青紫。
- 食用处理:彻底挖除芽眼及周围组织,去皮后充分加热(如加醋烹煮破坏毒素)。
此病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高危人群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