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0-2010
关于钢筋保护层的最新规范,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如下:
一、核心规范依据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计算原则,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等)的外缘为计算边界。
-
设计保护层厚度需满足:
-
普通钢筋≥钢筋公称直径d
-
混凝土强度≤C25时加厚5mm。
-
-
-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 强调保护层厚度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得小于15mm,且施工中允许负偏差。
二、具体厚度要求
结构部位 | 保护层最小厚度(mm) | 特殊情况补充 |
---|---|---|
基础底面 | 有垫层≥40mm,无垫层≥70mm | 防水混凝土迎水面为50mm |
梁/柱/板 | 约束钢筋≥15mm,非约束钢筋≥10mm | 梁跨中上层Φ20钢筋间距≤1.2m,板双向短边Φ14间距≤1.5m |
墙/柱/壳 | 外层钢筋≥15mm,内部钢筋≥10mm | 柱子水平间距≤0.4m,梁侧Φ18钢筋间距≤1.5m |
梁底/板底 | 普通砂浆垫块,易碎裂 | 面筋砂浆垫块 |
三、关键控制措施
-
垫块选型与安装
-
采用专业化压制设备生产的标准化垫块,规格尺寸需符合设计要求。
-
梁柱节点处每侧至少设置2个垫块,板类双向短边间距≤1.5m。
-
-
施工质量验收
-
推荐使用非破损检测仪(如超声波测厚仪)或局部破损法检验。
-
允许偏差:梁类-7~10mm,板类-5~8mm。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防水混凝土结构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
经济性与耐久性平衡 :过厚保护层会降低构件刚度,增加裂缝风险,需结合实际设计。
以上规范综合了结构安全与经济性的要求,实际工程中需以最新国家标准为准,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