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柱分段浇筑接缝处的处理,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施工缝位置要求
-
水平缝设置
柱的施工缝应留水平缝,避免在柱端或梁端留缝。
-
垂直缝处理
若需分割柱体,可采用开槽或预留钢筋加固,确保接缝处强度。
二、处理方法
-
预埋钢筋
-
在接缝处预埋直径≥12mm钢筋,长度50-60cm,间距50cm。
-
对原有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确保新浇筑混凝土与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
-
表面处理
-
清除接缝处松散石子及水泥薄膜,用水冲洗并充分润湿,避免积水。
-
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高度≤1mm。
-
-
浇筑与振捣
-
浇筑前先铺10-15mm同标号水泥砂浆或界面剂。
-
使用振捣器振捣密实,避免振捣过度,距模板垂直距离不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1/2。
-
接缝处需加强振捣,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
-
防水措施
-
对有防水要求的柱体(如地下室柱),施工缝应设置止水钢板或后浇带。
-
后浇带需加微膨胀剂,防止裂缝产生。
-
三、注意事项
-
混凝土强度要求
- 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²。
-
施工规范
-
振捣器距模板垂直距离、避免触碰钢筋及预埋件。
-
初凝后继续浇筑时,应在接缝处先铺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处理柱分段浇筑接缝,确保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