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封闭+灌浆加固
混凝土裂缝处理需根据裂缝类型、宽度、深度及位置综合选择方法,以下是常用且有效的处理方案:
一、裂缝类型与对应处理方法
-
塑性裂缝(宽度>0.1mm)
- 表面封闭法 :适用于静止的塑性裂缝,通过打磨、清洗裂缝表面后,涂刷环氧石英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封闭裂缝防止渗漏。 - 压力注胶法 :在裂缝稳定后,使用低粘度灌浆剂(如聚氨酯)进行压力注入,限制裂缝发展。
-
干缩裂缝(宽度>0.1mm)
- 与塑性裂缝处理类似,采用表面封闭法,重点在于阻断裂缝与外界的水分交换。
-
温度裂缝(周期性活动裂缝)
- 灌浆法 :需使用弹性模量低、柔性好的灌浆剂(如聚氨酯),并配合外部粘贴纤维法加固,增强抗裂性能。
-
非结构型渗漏裂缝
- 化学灌浆法 :通过凿槽注入速凝水泥净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如PCCM),配合压力(0.3MPa)防止渗漏。
二、施工工艺要点
-
表面处理 :用钢丝刷或角磨机清理裂缝周围碳化物和粉尘,确保修补材料与混凝土结合良好。2. 材料选择 :
-
灌浆材料:环氧树脂、聚氨酯或聚合物水泥砂浆,需符合耐候性和抗裂性能要求。 - 填充材料:专用的灌浆剂或柔性密封材料(如M6裂缝封闭膏),适用于宽度<0.3mm的裂缝。3. 施工步骤 :
-
表面封闭:凿槽(U型槽底面覆盖防胶粘剂)→清洗→涂刷环氧砂浆→养护。 - 灌浆施工:裂缝凿槽→清理基层→喷涂灌浆剂→压力注入→养护。4. 注意事项 :
-
温度控制:灌浆时避免温度波动过大,防止开裂。 - 伸缩缝设置:现浇楼板建议设置14m间距的伸缩缝,缝宽10mm,中间填充软体材料。
-
三、注意事项与建议
- 专业施工 :建议由专业加固单位进行,确保设备与工艺达标。2. 定期维护 :修补后定期检查裂缝变化,及时处理新出现的问题。3. 预防措施 :加强混凝土振捣质量,避免漏振导致裂缝;合理设置伸缩缝。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延长结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