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主要分为纵缝和横缝两类,具体划分及设置要求如下:
一、纵缝
-
定义与作用
纵缝是沿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接缝,主要用于解决摊铺机摊铺宽度限制和混凝土板热胀冷缩问题。
-
缩缝 :当一次铺筑宽度超过4.5m时设置,防止板块横向位移导致裂缝扩大,采用假缝加拉杆型构造。
-
施工缝 :因施工中断或摊铺宽度不足设置,分为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需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防止错动。
-
-
设置要求
-
缩缝:槽深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3-8mm,宜靠近车道线或轮迹处。
-
施工缝:平缝加拉杆应插入模板预留孔,采用固定模板施工时需预留孔道。
-
二、横缝
-
定义与作用
横缝是垂直于道路长度方向的接缝,包括胀缝、缩缝和施工缝,主要用于适应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及施工中断。
-
胀缝 :设置在温度变化较大区域(如桥梁、填方路段),允许混凝土板自由伸缩,宽度约20mm,需设置传力杆和胀缝板。
-
缩缝 :普通混凝土路面等间距布置,宽度3-8mm,深度5-6cm,采用假缝形式(仅上表面设缝)。
-
施工缝 :与纵向施工缝类似,需设置拉杆,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重合。
-
-
设置要求
-
膨缝: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隙两侧壁垂直,灌填填缝料后安装传力杆。
-
缩缝:传力杆可采用光面钢筋,切缝方式包括硬切、软硬结合等。
-
横向施工缝:与相邻接缝间距≥2m,需修整表面光滑齐平。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材料要求 :传力杆、胀缝板等需具备抗拉强度,拉杆应牢固插入且定期检查。
-
施工规范 :切缝前需清理基层杂物,避免裂缝产生;施工缝处应覆盖保护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纵缝和横缝,可有效控制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