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脱落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其成因复杂且多因素叠加。以下是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基层处理不当
-
基层未清理干净 :基层存在尘土、油渍、污垢未清除,或基层孔洞(如脚手架眼)未封堵密实;
-
基层平整度差 :基层凹凸不平或未进行湿润处理,导致抹灰层粘结力不足;
-
水电管线处理不当 :线盒、表箱等处未挂钢丝网或灰浆不饱满,管线集中处未加固。
二、材料问题
-
砂浆配合比不当 :水灰比错误、水泥强度不足或砂含泥量过高,导致砂浆干缩开裂;
-
材料质量差 :使用过期或失效水泥、含泥量超标的中沙等劣质材料;
-
砂浆标号不匹配 :面层砂浆标号高于打底砂浆,或基层砂浆强度不足。
三、施工不规范
-
施工工艺错误 :抹灰过厚或过薄、未分层压实,或抹压不密实;
-
未及时养护 :施工后未覆盖保湿或遭暴晒、大风等外力破坏,导致砂浆失水过快;
-
施工环境不当 :基层未干透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如冬季未升温保湿)。
四、其他原因
-
收缩应力过大 :混凝土与砂浆收缩率差异导致接缝处开裂;
-
环境因素 :长期潮湿环境加速砂浆老化,黄梅天等高湿天气易引发问题。
防治措施建议
-
基层处理 :清理基层灰尘油渍,封堵孔洞,确保基层湿润养护;
-
材料控制 :使用合格水泥(建议保存1个月以上),选用中沙并控制含泥量;
-
规范施工 :分层抹灰并压实,水电管线处附加钢丝网,避免过早覆盖;
-
加强养护 :抹灰后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保湿,避免阳光直射。
若问题严重,建议局部修补或整体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