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被雨淋湿后的补救措施需根据雨淋程度和施工条件综合判断,具体方法如下:
一、预防措施(建议优先采取)
-
施工前准备
-
检查天气预报,雨前覆盖防水布或塑料膜;
-
施工现场设置排水系统,避免雨水渗入混凝土。
-
-
施工过程防护
-
降低混凝土坍落度,调整水灰比(小雨时减少用水量);
-
接头部位包裹塑料布或水泥板养护。
-
二、雨后应急处理方法
-
及时排水
-
雨停后立即用抹刀将表面积水排除,避免积水渗透;
-
若积水渗透至基层,需清除基层杂物并修补松动混凝土。
-
-
修补薄弱层
-
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被冲刷的薄弱部位,确保与基层结合;
-
表面抹光后覆盖塑料布养护12小时以上。
-
-
特殊天气处理
-
小雨 :可继续施工,但需减少用水量、调整坍落度,并加强养护;
-
暴雨 :应立即停工,留置施工缝,对已浇筑部分振捣并覆盖遮雨布,雨后初凝部分需剔凿后浇筑高标号混凝土。
-
三、注意事项
-
避免错误操作 :禁止在潮湿表面撒干水泥吸收水分,以免形成薄弱层;
-
时间窗口 :初凝前(约4小时)处理效果最佳,超过初凝时间需采用其他补救措施;
-
专业施工 :修补工作建议由专业团队完成,确保材料质量与施工规范。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雨淋对混凝土路面的损害,保障道路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