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特点
- 无功能垂体腺瘤占垂体腺瘤的20%-35%,虽然名为“无功能”,但部分肿瘤可能仍存在微弱分泌功能,只是未达到引起症状的水平。
- 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检查时偶然发现。
2. 临床表现
- 压迫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
- 头痛(约2/3患者出现,初期为胀痛,可能间歇性加重);
-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压迫视交叉时出现);
- 垂体功能减退(如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崩症、精神症状或癫痫。
3.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主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情况。
- 内分泌检查:评估垂体及靶腺激素水平,但常无特异性异常(除催乳素可能升高外)。
- 病理检查:手术标本的病理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4. 治疗与随访
- 手术治疗:首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 放射治疗:用于术后残留或复发肿瘤,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 定期随访:对于无症状或体积较小的肿瘤,建议定期MRI复查,监测肿瘤变化。
5. 注意事项
- 若肿瘤突发出血或卒中(垂体危象),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 治疗后需长期随访,关注垂体功能及肿瘤复发情况。
无功能垂体腺瘤虽不直接引发激素紊乱,但其占位效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及时诊断并采取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