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垂体腺瘤概述
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是垂体腺瘤的一种类型,其特征为肿瘤细胞不产生或仅产生极少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不会引起血激素水平的显著升高,也无激素过多的临床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无功能垂体腺瘤实际上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包括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和下丘脑调控失常两个阶段。
- 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垂体瘤的发展始于垂体细胞的突变,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然后在内外因素的促进下,单克隆的突变细胞不断增殖,逐渐发展为垂体瘤。
- 下丘脑调控失常:下丘脑的促垂体激素和垂体内的旁分泌或自分泌激素可能在垂体瘤形成的促进阶段起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方面:
- 肿瘤向鞍外扩展压迫邻近组织结构的表现:
- 头痛:见于1/3~2/3的病人,初期不剧烈,以胀痛为主,可有间歇性加重。
- 视神经通路受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伴或不伴视力减退。
- 因肿瘤周围的正常垂体组织受压和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 垂体激素分泌减少:表现为身材矮小和性发育不全,有时还可引起尿崩症。
检查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检查主要包括:
-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如催乳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以评估垂体功能。
- 内分泌功能测试: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等,以评估垂体对下丘脑激素的反应。
诊断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诊断要点包括:
- 存在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证据。
- 有头痛、视野缺损等垂体占位的表现。
- 无垂体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催乳素除外)。
- 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治疗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包括:
- 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如头痛、视野缺损等。
- 放射治疗:对于手术效果不佳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加用放射治疗。
- 内科治疗:对于肿瘤压迫症状不显著的患者,可试用内科治疗,如药物治疗。
预后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体而言,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定期随访也是重要的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