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报销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计算标准 :根据伤残等级确定,本人工资×对应月数(一级27个月,二级25个月,三级23个月,四级21个月,五级18个月,六级16个月,七级13个月,八级11个月,九级9个月,十级7个月)。
-
本人工资 :指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若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则按300%计算,低于60%按60%计算。
二、伤残津贴(仅限1-6级伤残)
-
按月支付比例 :一级90%,二级85%(部分政策为85%),三级80%,四级75%,五级70%,六级60%。
-
补足标准 :若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其他相关项目
-
医疗费用报销 :符合工伤保险目录的费用按比例报销(如90%-100%),具体比例因地区政策而异。
-
停工留薪期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最长不超过24个月。
-
护理费 :根据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30%支付。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患职业病的增发30%)。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四、注意事项
-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工伤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
-
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职业病诊断后1年内提出,逾期可能影响待遇享受。
以上标准以2025年最新政策为准,具体执行可能因地区细则略有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