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均是常见施工问题,主要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具体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振捣不均的主要原因
-
配合比不当
- 砂浆比例失调(砂浆少、石子多)、水灰比过大或搅拌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无法有效填充模板缝隙。
-
施工操作不规范
- 下料未分层、模板缝隙未封堵或漏浆,振捣棒插入深度不足或振捣次数不够,无法形成密实结构。
-
设备与工艺问题
- 振捣棒选择不当(如直径过小)、振捣速度过快或过度振捣导致混凝土离析。
二、振捣不均的典型缺陷
-
蜂窝麻面 :表面出现大小不规则的孔洞,影响美观和强度。
-
露筋 :钢筋外露,易受腐蚀,降低结构承载力。
-
裂缝 :因收缩应力或施工缺陷引发,降低整体性。
三、预防与改进措施
-
优化配合比
- 确保砂浆与石子比例合理,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
规范施工操作
- 分层下料、封堵模板缝隙,采用铁钎等工具辅助振捣钢筋密集区域,避免振捣棒触碰钢筋。
-
控制振捣参数
- 振捣棒插入深度需达到规范要求(如梁柱节点处不宜少于20cm),避免过度振捣导致离析。
-
加强质量检查
-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保湿,拆模前表面涂刷隔离剂,减少表面缺陷。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避免振捣不均引发的施工缺陷,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