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脊髓损伤是一种由外力导致颈椎结构破坏并累及脊髓的严重创伤性疾病,其核心特征为脊髓神经功能受损,常引发不可逆的躯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以下是该疾病的综合解析:
一、疾病本质
- 解剖定位
特指位于颈椎节段的脊髓损伤,因颈椎活动度大且缺乏保护,外伤易引发该区域脊髓的压迫或断裂。 - 病理特征
脊髓因椎体移位、骨折碎片压迫或锐器/火器直接损伤,导致神经传导中断,损伤平面以下功能丧失。
二、病因与高危人群
- 主要诱因:交通事故(40%-50%病例)、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及运动损伤(如跳水、攀岩)。
- 高危职业:司机、建筑工人、户外运动爱好者。
三、临床表现
- 核心症状
- 运动障碍:四肢瘫痪(高位损伤)或上肢节段性瘫痪(低位损伤)。
- 感觉异常:损伤平面以下触觉、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
- 致命性表现
- 颈上段损伤(C1-C4)可致膈肌麻痹,引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 并发症
- 自主神经紊乱:血压波动、体温调节异常。
- 括约肌失控:大小便失禁、尿潴留。
- 继发感染:压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因长期卧床及护理困难)。
四、疾病分类
分类依据 | 类型 | 特点 |
---|---|---|
损伤机制 | 闭合性损伤 | 由颈椎过屈/过伸导致骨折脱位,间接损伤脊髓(如车祸、坠落)。 |
开放性损伤 | 火器或锐器直接穿透椎管,伴硬脊膜破裂,感染风险高。 | |
损伤程度 | 完全性损伤 | 脊髓横断,损伤平面以下功能完全丧失且不可逆。 |
不完全性损伤 | 部分神经功能保留,可能通过治疗改善(如中央脊髓综合征)。 |
五、诊疗与预后
- 黄金救治期:损伤后6小时内需紧急处理(如手术减压、激素冲击),可减少继发性损伤。
- 长期管理:需终身康复训练(肌力维持、呼吸功能锻炼)、药物控制(甲泼尼龙减轻水肿)及并发症防治。
- 预后特征:多数患者遗留永久性残疾,完全性损伤者功能恢复概率极低。
注:该病目前无法根治,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保留残存功能及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