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异物误吸入气道,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的一种紧急情况。这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因其咀嚼功能不完善、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较弱,容易在进食或玩耍时将食物或其他小物件吸入气道。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1. 疾病定义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异物(如食物、玩具零件等)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导致气道阻塞。常见原因包括:
- 婴幼儿咀嚼功能不完善,易将食物吸入气道。
- 进食时哭闹或嬉笑,导致喉部保护性反射失效。
- 气管口径较窄,异物进入后不易排出。
2. 症状表现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症状与异物的大小、位置和停留时间密切相关,典型表现包括:
- 剧烈呛咳:异物刚吸入时,患儿会出现剧烈的咳嗽,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憋气,严重时可出现面色青紫或窒息。
- 气喘哮鸣:在张口呼吸时可能听到尖锐的高调声音。
- 其他症状:如声音嘶哑、喉鸣、咯血、发热、咳嗽等。
3. 诊断方法
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 病史:了解是否有异物吸入史,如进食时哭闹或玩耍中误吸。
- 临床表现:观察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可显示气道内异常物体。
- 支气管镜检查:这是确诊和取物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气道内情况。
4. 治疗方法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需及时进行,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 支气管镜取出异物:这是首选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 外科手术:如异物较大或位置复杂,可能需要气管切开术或胸腔镜手术。
5. 预防措施
为避免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饮食:避免给3岁以下婴幼儿喂食坚果、果冻等容易吸入的食物。
- 安全玩耍:确保玩具无小零件,避免儿童误吸。
- 进食时注意:避免在儿童哭闹或嬉笑时喂食。
总结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家长需警惕其症状并及时就医。通过支气管镜等手段取出异物是主要治疗方式,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