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
感染途径
主要通过经口摄入含幼虫的淡水鱼类(如黄鳝、乌鳢等),少数可通过皮肤接触或胎盘传播。 -
临床表现
- 皮肤型:局部出现间歇性移行性肿块、非凹陷性水肿、疼痛或瘙痒,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
- 内脏型:根据寄生器官不同表现各异,如脑部感染可致头痛、瘫痪,眼部感染可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胃肠道感染可引发腹痛、便血等。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象、病理活检、眼裂隙灯检查)。
- 治疗以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为主,严重病例需联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眼部感染常需手术摘除幼虫。
预防措施: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类,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定期对宿主动物进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