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白内障是一种由全身代谢障碍导致的晶状体混浊的眼部疾病。以下是对代谢性白内障相关信息的具体介绍:
-
病因
- 糖尿病因素:糖尿病是引起代谢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其不易透过晶状体囊膜,在晶状体内积聚,导致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后晶状体肿胀变性而混浊。
- 半乳糖血症因素: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乏,引起半乳糖代谢障碍,导致房水及晶状体内半乳糖蓄积,使房水和晶体内半乳糖-1-磷酸蓄积,晶体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造成晶体混浊。
- 低钙血症因素:血钙过低可引起手足搐搦症,由于常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孕期、哺乳期的母体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可发病,影响晶状体代谢,导致白内障。
-
症状表现
- 视力减退:患者早期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视力会逐渐降低。
- 眩光:在强光下对比敏感度下降,夜间车灯照射下会产生眩光。
- 屈光改变:如果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常有近视增加,但老花眼减少的现象;如果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若血糖控制不好,可出现晶体可在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混浊。
- 单眼复视或多视:晶状体的混浊可能导致物体成像不在一个位置上,从而产生单眼复视或多视的症状。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屈光变化、单眼复视或多视等现象。
-
临床分型
- 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真性糖尿病性和假性糖尿病性两类。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发展迅速,可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混浊;假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体征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但发病时间更早、进展更快。
- 半乳糖性白内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缺乏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导致半乳糖代谢障碍,房水和晶体内半乳糖蓄积,引起晶体混浊。
- 低钙性白内障:由血钙过低引起,常伴有手足搐搦症,孕期、哺乳期的母体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可发病。
代谢性白内障是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眼部病变情况。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