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治疗的情况
- 永久性发育延迟: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需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如雄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生育功能。
- 先天性或后天疾病:如垂体发育不良、睾丸病变等,需针对性治疗(如补充垂体激素或外用雄激素)以改善发育。
- 骨龄明显落后或发育停滞:若骨龄已达12岁仍未出现第二性征,或发育滞后超过3年,需药物干预。
-
可观察或暂不治疗的情况
- 体质性发育延迟(CDGP):即“晚长”,若骨龄正常且无其他异常,通常无需药物,通过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和运动促进发育。但若发育滞后较多,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小剂量雄激素诱导。
-
治疗目标与注意事项
- 促进身高增长、启动青春期发育、恢复生育能力是主要目标。
- 治疗需个体化评估,定期监测激素水平、骨龄及心理状态,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建议:若男孩14岁后仍未出现第二性征(如睾丸增大、变声等),或16岁身高明显落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盲目等待。